温暖的饭盒

那年寒假的一天,十岁的我吃过早饭后便一次次去门口张望,在茫茫的飘雪里寻找父亲的身影。父亲一周前指着挂历上的天安门说,他去北京出差,而后在日历的数字上圈了下,告诉我他这天回来。父亲半夜回来时我已经睡了,尽管他小心翼翼,说话也压低了声调,声音还是钻进了我的耳朵,当我睁开眼时母亲正在拍打落在父亲身上的雪。

我一直这样,心中有牵挂就睡不沉,我牵挂的是父亲的旅行包。他每次出差回来,旅行包里都会给我带来惊喜,鸡汁方便面、自动铅笔盒……这些稀罕玩意儿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根本买不到。

包是旧的,拉链坏掉后,路灯下修拉链的爷爷给换了一条新的,两毛钱。打开后,父亲拿出个铝饭盒,先不说饭盒里面盛的东西,单说外表,我就喜欢。铝质,银灰色的亚光,光滑但有着磨砂的质感,亮晶晶地反射着灯光的颜色,盖扣得严丝合缝,一看就敦实耐用。扯开封条后饭盒内白米饭上盖着溜粉条、土豆丝,尤其是那瘦肉片和腊肠格外诱人,它们摆放整齐,如同天边堆叠的云彩,层层缭绕。父亲说,这是火车上的“盒饭”,一块五一份,吃过后的餐盒可以退三毛钱,他没舍得吃,餐盒也没退,是为了带回来给我尝一尝。这是“盒饭”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未熄灭的炉火温暖着全家,母亲添煤块时,火苗映在脸庞上。饭盒放在煤炉旁,不久,饭菜便温暖了,父母尝了口后递给我。

“好吃吗?”父亲问我时,眼中全是渴望。

“嗯,特好吃。”

“那你都吃了吧。”父母在笑,我也笑。之后,满满一大盒被我迅速吃光。回想起来,或许是那种新颖的方式,我觉得盒饭特别香。

母亲的一天总是在烟熏火燎烧饭中开始。当我坐到餐桌前,厨房上空的炊烟已经不再浓烈,母亲已经把肉菜放到饭盒中仔细装好、填匀,最后用力盖上,母亲图的是用这种新鲜感让我多吃饭,但是我却总感觉饭盒里的菜格外可口。我总是问:“妈妈,为什么你做的菜放进饭盒,感觉要好吃得多呢?有什么秘方吗?”母亲笑笑,摇摇头。一日三餐,我端着温暖的饭盒,温馨相同,不同的是饭盒里的菜,像变戏法一样,顿顿更新。这样的饭盒,陪伴我度过了几年时光,母亲一点点变老,而我,吃着饭盒里的饭菜一天天变高。

那一日,我还是因盼望出差的父亲回家,天没亮就醒了,睁开眼就看见灶膛的火苗映在母亲的脸庞上。我看到母亲把仅有的几片瘦肉从炒好的白菜片中拣出,又拣出了菜心,放进我的饭盒,最后滴上几滴香油,锅里剩下没有肉的老菜帮是母亲她自己吃的。我也终于明白,原来这就是饭菜放进饭盒变好吃的秘方,添入了父母无私的爱,这是独一无二的,薄薄的饭盒,装入了母亲沉沉的爱。吃过那顿饭后,我便把飯盒藏了起来,那一年我十三岁。

我再次找出藏起来的饭盒,是三年后。父亲摔伤了腿在家养伤,行动不便,吃饭只能在床上。那天母亲值班,我蒸了排骨,炒了菜,又拣了精致的排骨段、瘦肉、嫩菜心放进饭盒,还放上不舍得吃的火腿肠,之后又滴上几滴香油,端给父亲,饭菜的温度透过饭盒,传递到我的手上,暖暖的。

“好吃吗?”我问父亲。

“嗯,特好吃。”父亲在笑,我也笑。

时光就在一菜一饭的朝朝暮暮中,慢慢流逝,直到我结婚生子,不同类别的饭盒层出不穷,盒饭快餐也是五花八门。那个铝制饭盒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泛着永恒的温暖,一直被我放置在橱柜里。

那年搬家,我把饭盒上积攒的灰擦干净,带到了新房,放到阳台上的窗框下,阳光射下来,将饭盒照得有些发亮。儿子对旧饭盒很好奇,他没见过,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一样诧异。儿子问我为啥带回这么个旧盒子,我告诉他这里面盛满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