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池州傩戏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摘 要:池州傩戏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历史内涵而广为人知,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池州傩戏意识到自我发展的局限性,积极探寻新的发展途径。本文剖析池州傩戏的生存现状,进行创新性探究,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扬与传播探求新方向。

关键词:文化自信;池州傩戏;保护;传承

傩戏,又称傩堂戏,是在“社”(宗祠堂、社坛、社树)的范围内进行的演出活动,主要以驱邪纳福为目的,采用佩戴绘作面具的古艺术形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有着“戏曲的活化石”的美誉。傩戏以宗族为演出单位,情节贴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傩戏在民间颇为流行,且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池州傩戏经历了三度兴盛、三度衰亡的过程。了解和发掘池州傩戏所蕴含的文化特质能够让其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古为今用的社会价值,从而更好地将这份文化瑰宝传承、创新和发展。

一、文化自信背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提道,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遗文化也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由于大众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逐步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各区域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视程度与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很多非遗项目仍面对着重重困难。针对目前池州傩戏面临的文化自信缺失、非遗保护困难等问题,政府应以文化自信视角为切入点,开展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非遗保护研究,推动其发展。

二、池州傩戏发展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必要举措。池州傩戏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戏曲,其生存环境正遭受挤压,池州傩戏的独特演出形式、表演场地、传承艺人逐渐消失于大众视野。傩文化研究驱动力不足,表演与传承止步不前,知名度和认同度不足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问题。当前,“文化强国”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时代大背景下,池州秉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理念,大力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前傩戏发展相对平稳,但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扎根于乡村的傩戏文化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抑制了其发展壮大。

三、池州傩戏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一)文化自信意识孱弱

池州傩戏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其发展失去了信心,对其传承的想法不坚定。绝大多数人认为池州傩戏可能随着外来思想的涌入、新的戏曲艺术的出现、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不适应市场需求,最终会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池州傩戏的传承发展需要有信任、关注和认同,三者缺一不可。

傩艺人和传承人需要培养自身对该文化的自信心,提升认同度。傩艺人和传承人只有自身热爱推崇傩戏文化,才能让大众的视野真正聚焦于此。

(二)学校的专业性教育缺失

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学校的文化教育中很少看见傩戏进校园。池州本地的中小学课堂也没有开设过地方文化特色课程,池州傩戏在当地学校的教育传播中常年处于缺席状态。傩戏传承往往采用口传心授的办法,根据老一辈人的表演进行模仿学习,千人千式,难以统一,久而久之愿意传承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最近的一次傩戏进校园是2016年11月在实验小学和第十一中学开展的池州傩戏演出活动,此外极少看见傩戏演出活动或傩文化学习课程在学校出现。相比较而言,作为池州邻边城市的安庆,在发展黄梅戏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培养人才,并且成立了黄梅戏艺术学院。开展常态化教学,设立正式的池州傩戏教学课堂,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体系已是必要办法,这需要鼓励中小学进行傩戏文化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师资团队力量建设,加大学校传承力度,培育新一代具有立体思维架构,专业理论与傩戏唱腔、傩戏舞蹈都过硬的优秀传承人。

(三)后备传承人不足,知名度低

在传承人方面,政府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滞后的。自2005年池州傩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池州市政府开始重视池州傩戏,并开展非遗“名师带徒”工程,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青少年的学习参与情况不尽如人意,参与的青少年也只是干一些后勤工作,并没有真正加入傩戏表演活动中;第二,学习傩戏会耗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心浮气躁,难以沉淀下来进行系统学习。

让傩戏“活下来,走出去”是当今最棘手的问题,多方位的口碑建设是关键。池州傩戏与安庆的黄梅戏都是戏曲剧种,地域上临近,历史深厚,如今黄梅戏已从安庆走向全中国,甚至屹立在世界舞台,成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傩戏却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里,知名度远不如黄梅戏,知晓群体大多都是当地人。

(四)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池州傩戏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依靠信仰与风俗文化,还需要融入新元素,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打造出新的傩戏形式。在其衍生品的领域,要多加入新鲜元素,为其带来社会与经济上的双重效益。需对原先形式和内容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包括表演指导思想、傩剧本等,要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傩戏创作要着眼于时下环境,结合现代流行语境,以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为导向,审时度势,掌握受众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适当加工,但要保存池州傩戏的历史文化感。不论是在表演艺术创新还是在剧目创作方面都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既要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要不失傩戏的本质,要高质量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傩戏文化。

四、池州傩戏保护与传承路径

(一)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池州傩戏的自觉保护意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一项民俗戏曲文化而言,影响其全面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本地族群的文化认同度。眼下,池州傩戏所在传统村落的村民对于傩戏的推崇兴趣不大,对池州傩戏的热衷程度不高。

当地政府需要鼓励本地民众积极参与池州傩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如观看傩戏表演,学习傩戏文化;在池州傩戏本土村落开设傩戏学习兴趣班,让大众重新认识池州傩戏的价值。当地文化部门要引领傩戏班定期开展相关演出活动,提高演出频率,加深大众对其的印象。傩戏艺人需要培养和提高自身对池州傩戏的自信心和认同度,要以池州傩戏的表演活动逐渐成为大众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艺术为工作目标而努力。

(二)建立傩戏文化博物馆,推动常态化进校园

建立池州傩戏文化博物馆,要以本土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宣传,打造口碑,形成池州独有的傩戏文化名片,带动旅游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推动池州傩戏常态化进校园,帮助编纂相关教材,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将傩戏的“优质基因”理论化、系统化,为建设一支坚实的傩戏人才队伍提供教学保障。此举最大的益处是为从事池州傩戏的传承人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保护原生态傩戏的平台。傩戏教学只有加强立体化生动化建设,才能突破教室的局限,使傩戏的专业教学与表演保留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不至于流于形式。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城市名片

保护与传承池州傩戏,第一步就必须让大众知道它,了解它,继而更好地发展它。如今,有不少傩戏爱好者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将傩戏表演视频上传供大众欣赏,但缺乏周期运行和专业管理。在池州傩戏的宣传活动开展上,缺乏了解和熟练运用新媒体推广的专业运营团队,仅靠自发形成或在地方政府牵头引领下开展的方式无法实现在当下网络市场拥有持久的热度和固定粉絲群体。

新技术的传播方式往往比人际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立体化、便捷化。用户利用搜索引擎等方式,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池州傩戏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与黄梅戏等同地区戏曲流派建立网站合作,促进相互学习;在戏曲广播频道上播放傩戏经典曲目,展示傩舞特色。

人们虽然对池州傩戏的演出形式较为陌生,但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大众普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池州傩戏中的《孟姜女》《花关索》等都取材于传说,可以通过这些民间传说吸引人们的关注,再以直白通俗的傩戏选段表演,辅以唱腔和舞蹈动作,加深大众对傩戏的印象及理解。

(四)地域、旅游、傩戏深度融合,立足长期发展

池州市旅游景点众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可创新开发出许多有个性、有内涵的本土旅游系列产品。要设立傩戏生态保护区,从建筑、人文等方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傩戏之乡,让游客深深感受池州傩戏的魅力;要对池州傩戏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池州傩戏旅游形象及文创产品的塑造和创新主要通过网络营销、广告宣传、人工咨询、广播电台等方式进行宣传;要打通客源市场,加快池州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与各大景区合作宣传,向广大游客推广介绍池州傩戏,扩大池州傩戏的知名度。

五、结 语

古人云:法必宗于古,式必从其新。保护与传承好傩戏,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政府只有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保持傩戏的精髓,不要走向“为创造而创造”的歧途;要用心、用情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傩戏,挖掘其蕴含的丰富内涵,使之绽放出更绚丽的民俗之花。保护与传承傩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愿,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全草.最早的傩戏论文:王兆乾《谈傩戏》[J].民族艺术,1995(3):89-97.

[2] 王义彬.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3] 汪人元.加强音乐建设要成为当前戏曲发展的重要战略[J].中国戏剧,2006(8):46-48.

[4] 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89.

[5] 吕光群.将池州傩舞傩戏搬上舞台的尝试[J].江淮文史,2008(3):158-167,1.

[6] 王义彬.池州傩戏的“心理疗伤”作用[J].中国音乐学,2008(2):49-53.

[7] 钱伟,吴惠智.池州市傩戏旅游开发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6):82-84.

[8] 方竞卿.论池州傩戏舞台砌末及舞美地方特色[J].黄梅戏艺术,2010(2):68-72.

[9] 周杰.池州傩戏及其文化特质探究[J].文艺争鸣,2011(1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