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经典诗词之美,扬传统文化之风
摘 要:如今,随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也成为音乐教育开展的必要手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有着极为独特的地位,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古诗词歌曲教学将音乐与古诗词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利用音乐的旋律优势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感知与理解,而且对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也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所论述的古诗词歌曲是以古代经典诗词为基础,现代作曲家重新编曲所创作出的“古词新谱”,文章通过探究古诗词歌曲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古诗词歌曲更好地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探求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初中音乐;传统文化
一、初中音乐课堂引入古诗词歌曲资源的重要性
中国古诗词歌曲蕴含深刻的文化底蕴,作品大多在创作、编曲、配器上体现中国特色,是以我国古代经典诗词作为唱词的歌曲形式。初中教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又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将古诗词歌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经典作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新路径,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语言能力有较为深远的意义,为学生的学业学习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促进学科融合,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道:“音乐学科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通过‘联系,学生将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加以关联和融合,并在欣赏、表现和创造等实践中结合相关文化,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理解素养。”[1]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科融合融通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教学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语文与音乐学科有着共通的特点,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到楚辞、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皆为合乐之诗,可见音乐与诗词的结合有着较为深远的渊源。将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融合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诗词情绪融入音乐表现中,能够更好地刻画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吟诵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蕴含典故、哲学思想,通过解读诗词意象、探究表现手法等目标学习,对古诗词进行详细赏析,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作品鉴赏能力,在学科融合上开辟路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音乐解读诗词,用诗词理解音乐,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由表及里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词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从唐诗到宋词,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古诗词歌曲的出现,体现了“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歌曲的传唱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传唱古诗词歌曲是音乐教育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独特魅力,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诗词中有的赞颂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有的反映古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家国情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再结合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快乐学习和传承经典,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认同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进一步发掘古诗词歌曲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拥有众多优势资源,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开设兴趣小组,举办古诗词吟诵、演唱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当今时代,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系统的“枢纽”,更不应囿于现状,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要局限于专业知识方面,要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个学科,提高理论水平,将学习扩充到各个领域,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呈现给学生。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元化,包含人文、地理、舞蹈、诗词、绘画等方面,这需要音乐教师具備更多元化和全面性的知识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将专业的知识术语做通俗化处理,通过生动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古诗词作为文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课堂中的教育实践有着独特的价值意义。将古诗词融入音乐课堂,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国古诗词文化,授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对所教授的古诗词文化背景、诗词大意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指导学生读唱出不同的诗词韵味和情感。
二、初中古诗词歌曲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相关内容较少
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材有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等6个版本,在大部分初中音乐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内容篇幅较少。在注重发扬、继承传统文化的当下,国家教育政策十分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与振兴,中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篇目数量的增加更奠定了古诗词歌曲传播的基础,但相比之下音乐课本中与古诗词有关的内容篇目并没有增加,且现有作品独立于语文学科。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在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入古诗词作品教学,将古诗词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学习和理解。
(二)课程教学模式固化
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体制下,教师对音乐课堂的创新存在一定阻碍,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固定,教学手段有些陈旧,大多数学生在应变能力及灵活性方面较为缺乏。传统歌唱课大多采取教师模唱教学、学生跟唱的形式,学生体验音乐、表达音乐的态度不够积极,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安排与实施有很大挑战,如何运用巧妙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近些年“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在中小学音乐社团中越来越盛行,这种新颖有趣的音乐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有较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优秀演唱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演唱形式,积极鼓励学生了解身边的乐器,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演唱训练,学习体态律动,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感的体验训练,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音乐。
三、初中音乐课堂引入古诗词歌曲的策略和方法
音樂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文化素养是古诗词歌曲引入音乐课堂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立足音乐学科本身,从音乐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以音乐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感受古诗词歌曲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舞蹈、绘画、表演”相结合的方式丰富音乐课堂,在歌曲教学中搭配舞蹈律动,帮助学生对所学歌曲产生体态上的记忆点,进而强化学生的音乐艺术表现能力。让学生运用舞蹈动作和手势模仿诗词中所描写的事物,边做动作边吟唱古诗,例如“山、海、流水”等意象,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感悟与意境领会。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古诗词作品进行改编再创作,排演古诗词音乐舞台剧,根据古代诗人的人物背景编创故事,选择李白、杜甫等学生较为熟知的诗人来刻画形象,以古诗词为重要元素贯穿始终,以古诗词歌曲为创作核心,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编配趣味舞蹈动作,让舞台表演在充满古韵气息的同时又不失单调乏味,与时俱进。舞台剧的形式,能够融合古诗词、音乐、舞蹈、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演出与观看的同时,思想文化、音乐素养、德育美育等都能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和提高。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创小品、音乐游戏、情景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演唱、演奏、创造性改编,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二)教学相长,创新教学模式
“诗言志,歌永言。”以古诗词为歌词创作的流行歌曲,汲取诗词中的精华,适应时代的审美,用音乐构建出诗词中的典雅意境,形成富含意蕴与文化价值、传唱度高的音乐作品,掀起了古诗词学习的热潮,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
自媒体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推动性的作用。自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媒体的平台,引导学生兴趣,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琵琶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背古诗,同名古风流行歌曲以诗为歌词,独立音乐人谱曲,加入古风、旋律说唱等音乐风格,旋律悠扬婉转、富有记忆点。歌曲的传唱度之高与传播速度之快让大部分学生在未学习这首诗之前就能背诵并演唱整首作品,诗词在传播过程中“声入人心”。
教学相长,初中音乐教材内容有限,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传统文化传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计划与开展,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自主探索领略中华古诗词之美,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少年成长的灯塔。
(三)方言吟唱,涵养家乡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弘扬本土音乐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探索本土文化如何进入音乐课堂及如何合理融入课程,是民间音乐传承的关键问题。福建方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在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发展、大力推广普通话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福建方言越来越边缘化。推进方言文化进课堂,能够让学生从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家乡风土人情的魅力,对推动方言文化保护和传承、促进学生提升音乐素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福建地区闽南语方言为例,闽南语有着“古汉语活化石”之称,不少音类的音值读音与唐宋标准音的读音几乎相同或相当接近,相比在时代推进中不断改变的汉语发音,用闽南语吟诵古诗词比普通话更有韵味。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常用词语、闽南童谣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融入古诗词教学,借助汉语拼音帮助标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中每个字的闽南语发音,接着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最后再加入歌曲教唱,带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熟悉闽南文化、学习闽南方言、丰富教育教学内涵。学校也可以开发乡土课程,将当地剧种引入中学校园文化生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学习的古诗词,结合剧种唱腔唱段,在经典唱段原有基础上创新改编。学生在学习和传承闽南文化的同时,对当地剧种的传承和发展也贡献出了一定的力量,这对建立多元化教育理念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 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在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当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亲近经典,用音符唤醒经典诗词的生命力,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让更多美好的诗词在时隔千百年后能够继续流行、传承下去,这对进一步发掘古诗词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助力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6.